食品添加剂又中招 谈之变色谁之过
来源: 正北方网 时间:2018-08-06 点击:4640
近日,人民日报刊发消息揭露了两起“此肉非彼肉”的真相:一是苏州一“黑心作坊”在鸡胸脯加入一种名为红曲粉(天然着色剂)的食品添加剂,经过几步粗陋加工,几小时后“摇身一变”成了“鲜嫩里脊肉”;二是街边“比脸还大”的大鸡排是用鸡肉肉质不太好的部位加上肉胶(凝固剂、加工助剂)粘在一起制作而成。真相曝光后网友纷纷留言,言语利剑直指食品添加剂。忆往昔,被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屡有食品添加剂的身影,事件发生之后亦有不少专家、学者为食品添加剂辟谣正名,但民众每每议起仍是谈之变色,其之过似是罄竹难书,叹其如今境地,究竟是谁的过错?
我国食品添加剂食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,时人用盐卤(凝固剂)制作豆腐,南宋时期便有利用明矾(膨松剂)制作油条、将亚硝酸盐(护色剂、防腐剂)应用于腊肉生产等的记载,但都不成成规模。直到改革开放之后,国人在满足温饱之余,开始逐渐追求“食不厌精”的品质生活,对食品的口感、风味、质量、营养、安全等有了更新、更高的要求,食品工业开始飞速发展,食品添加剂应时代需求而壮大,在种类、数量、生产规模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,在食品行业内被誉为“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”。
食品添加剂的产生和发展,极大的丰富了现有食品的种类,在日常生活饮食中可谓无处不在,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过快发展,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,食品添加剂在民间的声誉逐渐下滑,直至谈之变色。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食品添加剂发展历程尤似过山车?究其原因,笔者认为有下两点:
一是混淆概念,非法添加物“甩锅”、食品添加剂“躺枪”。近年我国来食品安全事件中耳熟能详的主角“三聚氰胺”“苏丹红”“瘦肉精”“工业明胶”等被曝光时均是打着食品添加剂的旗号,被不懂的民众以讹传讹,实则均是严禁用于食品加工中的非法添加物,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。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-2014)中明确规定了我国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品种,《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》也对非法添加物做了说明,二者区别一目了然。
二是铤而走险,乱用滥用食品添加剂、违规操作只为利益。我国食品行业准入标准低,食品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,较低的行业利润,使得一些不法商家为降低生产成本,投机取巧、铤而走险,违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,超范围、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,或是用食品添加剂将食品“改头换面”,以假乱真,所以市面各种“此肉非彼肉”“比脸大的鸡排”“一煮便碎的肉卷”层出不群,迫使食品添加剂陷入更为尴尬的窘境。
食品添加剂是时代的产物,正因它的产生与发展,让广大消费者随时随地地享受味觉、视觉和嗅觉盛宴,于它本身无过错,错的是人的无知和贪念。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,不要轻信谣言、人云亦云,应谨防非法添加物“甩锅”,莫让食品添加剂“蒙冤”。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应到正规商店,杜绝贪小便宜心里,正所谓“一文价钱一文货”,金子就该是金子的价钱。各界也要合力共治,加大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和处罚力度的同时提高反面曝光频次,让不法商家无处遁形,在全社会逐渐形成食品生产商不敢为利乱用、不能违规滥用、不想违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良好环境,让食品添加剂在阳光下“健康发展”。
0
上一篇:珲春市严厉打击食品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
下一篇:网售减肥药竟非法添加处方药